本网讯(文/沈雪莲 图/严艾欣、赖雯菲)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引领青年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的信仰者、积极的传播者和忠实的践行者。7月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重走红军长征路,再颂彝海结盟情”党史学习教育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冕宁县彝海结盟纪念馆开展暑期研学活动。
实践团队先从彝海沿着步道往上来到小广场,小广场正面便矗立着彝海结盟纪念碑。彝海结盟纪念碑由刘伯承、聂荣臻、小叶丹和沙马尔各4人组成。碑座背面用汉、彝、英三种文字刻写了碑文,介绍了彝海结盟这一历史事件的详细内容。此碑也印证了碑文结束语所提到的“彝海结盟是民族团结和军民团结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胜利,是红军长征史上光辉的一页。”
随后成员们来到纪念碑正后方彝海结盟纪念馆,这座馆是2005年5月为纪念“彝海结盟”70周年而建,正面为一面向北的红军军旗,旗顶嵌有一颗闪闪发光的五星,下半部是大幅紫铜浮雕,其馆名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上将亲笔题写。
在彝海结盟纪念馆内,实践团成员通过观看影视纪录片、图文展品、红军历史纪念物等,真切感受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切实了解体会到少数民族同胞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以及民族团结对于长征胜利的重要意义。在参观的过程中,实践团队成员罗涛就红军经过冕宁县的路线进行了宣讲,讲述了“彝海结盟”谱写了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实践中的第一次体现和重大胜利。
最后成员们对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进行了随机访谈,询问了他们对当代彝族和其他民族之间关系的理解、是否了解彝海结盟的红色故事等。受访者表示在党的带领下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本次实践活动让成员们进一步了解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成员们回顾红军走过的荆棘之路,重温红军经历的苦难,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从长征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继承和发扬好对理想的坚定信仰和对信念的执着追求,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以朝气磅礴的姿态,续写新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