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100年来,共青团组织始终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自觉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发挥自身优势,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推动中国青年运动始终沿着与民族命运、祖国奋进、时代发展的方向前进。共青团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都是英雄辈出的集体,无论是生者还是逝者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今天我们站在历史性节点的前夜,再度回首百年之前,那热血与觉醒的时代,在那样的时代中,有许多可亲可爱的青年,他们都有动人的故事、精彩的人生。而在其中,有这样一位青年,他“生如闪电之耀亮”、“死如彗星之迅忽”,他就是中国青年团的开拓者——高君宇。
高君宇(1896年10月22日-1925年3月5日),名尚德,字锡三,号君宇,山西省静乐县峰岭底村(今属娄烦县)人。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五四运动时为北京大学学生会负责人。1925年在北京病逝。这短短的几句话就介绍了他的一生。但是他带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仅只这几句。
高君宇将国家的危难铭记于心,将爱国品质嵌入胸怀。五四运动使一个民族觉醒,也使高君宇认识到只有坚持革命才能换来华夏的新生。受到五四运动的感染,革命的力量在高君宇的心中不断积聚,他积极参加了学校的进步社团,包括新闻学研究会、新潮社、平民教育讲演团等,最重要的是参加和筹建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这个研究会中,高君宇在李大钊先生的影响和帮助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青年中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直到1920年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共产主义小组,高君宇成为首批成员之一,其受小组委托加紧筹建青年团组织,成为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开拓者之一。
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和历次革命的考验,高君宇越发成熟,他赢得了广大团员的信赖。团组织成立后,团员们公推高尚德为书记。此后,高君宇肩负起领导北京地区青年运动的重任。
高君宇为了革命奔波劳碌,一点也不在意自己的身体。他曾经作为孙中山的秘书,奔走各地。高君宇本来就有肺病,经常咯血,在广州的紧张战斗生活,使他的身体更加孱弱。随孙中山北上,一路劳顿,病情愈加沉重。他在北京住医院后,仍一心想着党的事业。病情稍有好转,他一再要求出院,出院后,便投入了国民会议促成会的紧张筹备工作。1925年3月1日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他是代表之一。就在这时,他突患急性阑尾炎,经抢救无效,于3月5日病逝,年仅29岁。
高君宇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告别了他为之奋斗的事业和他挚爱的石评梅(高君宇的恋人)。按照他的遗愿,党组织将高君宇安葬在陶然亭湖畔,并树立了一块汉白玉石碑。石评梅在墓碑上刻下了高君宇生前最喜爱的诗句:“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慧星之迅忽。”
高君宇将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党的事业,坚持着一心向党、造福人民的伟大精神,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