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作者:王希贤 - 文章来源: 点击数: - 更新时间:2025-07-07 10:00:45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继兰、王希贤参加2025年“有机过程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继兰王希贤参加2025有机过程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

   本网讯(文图/王希贤)72日,由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师范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主办北师香港浸会大学怀特海研究中心协办的有机过程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举办,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韩国和马来西亚五个国家的9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继兰王希贤两位老师受邀参加研讨会

   开幕式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张建珍.美国著名过程哲学家、美国里昂大学前代理校长保罗·库斯托迪奥·布伯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中国部主任、柯布生态书院院长樊美筠分别致辞

   会议分为主旨报告和学术交流两个阶段。主旨报告部分,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治河博士以有机过程哲学是一种厚生哲学为题,围绕什么是有机过程哲学、过程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妙合进行主旨报告。阿肯色州贝茨维尔莱昂学院的荣休教授保罗·库斯托迪奥·布伯以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alls for a New Legal Paradigm》为题,从惩罚式正义与修复性正义对比入手,强调生态文明呼唤新法治范式,在追求生态文明的道路上,过程哲学为应对犯罪行为所引发的社会疏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法律范式——即修复性正义的实践。北师香港浸会大学通识教育学院院长郭海鹏教授以《<大学>  <中庸>对读》 为题,从文本入手为大家带来关于传统文化的解读。哈尔滨师范大学杨丽教授以《有机教育在中国》为题,回顾了有机教育在中国的研究与实践历程。美国印第安纳州戈申学院的机构研究与评估主任以The Role of the Whiteheadian Ideal in Political Community》为题,围绕怀特海过程哲学相关理论在政治共同体的作用进行了主旨演讲。

 

 

   学术交流阶段,来自中国、美国、韩国的14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汇报。我院张继兰老师以《环境治理:权威主义还是民主主义?》为题,从环境权威主义的理论主张、环境权威主义的经验表现及内在缺陷和用环境民主取代环境权威主义三方面,进行了学术汇报。王希贤老师以《生态文明建设中后现代技术的解蔽》为题,从何为后现代技术、生态文明建设中后现代技术的解蔽两方面诠释了后现代技术对现代技术的辩证否定。两位老师的主题汇报引发了与会专家学社的共鸣和热烈讨论,我院两位老师积极回应了与会老师的提问。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让更多的人较系统地了解当代西方的过程哲学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它们对建设生态文明、国学复兴、教育改革和建构中国自主的话语体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打印

地址:乐山师范学院实训楼B区     联系电话:0833-2277850    联系邮箱:4527842@qq.com
版权所有: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