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吴雨 图/张宇薇、张文涛)为深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探索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新路径,5月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茂一、专任教师董小玲、吴雨组织22级、23级、24级全体同学赴乐山一中开展实践周校外见习活动。此次活动是学院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举措,旨在通过跨学段课堂观摩与研讨,推动形成师资共育、资源共享、课程融通的协同育人机制。

活动开始,乐山一中两位老师分别进行“勇敢”班会课与“法治政府”思政课教学展示:乐山一中祝露老师以“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为主题,通过情景式互动教学,设计七个活动环节,引导学生探讨勇敢的内涵,进行勇敢思辨与角色扮演,加入勇气大作战、传递勇气等,活动环环相扣,充分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了班级凝聚力。随后,宋冬华老师以非遗文化——南充蛴蟆节为案例,开展“法治政府”公开课教学,充分运用“议题式教学法”,生动诠释了法治政府如何赋能文化传承的内在机理,序列化的课堂活动设计不仅清晰呈现了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理念与实践要求,更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法治政府建设的认同感与传承非遗文化的公共参与意识,有效促进了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
最后,张茂一副院长在评课环节指出,两堂公开课各有特色,设计巧妙:“勇气”主题班会课活用心理剧场场景化教学,“法治政府”课堂借力地方文化资源开发教学案例,两位老师充分结合学生所在学段特点与思想认知,将“情景体验”与“议题教学”融入课堂,呼应了大中小学思政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一体化建设理念。

此次活动为马院学子提供了沉浸式教学观察窗口,助力学生不断提升教学技能水平与思政专业素养。同时,此次教研活动也是学院推动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体系的重要环节,今后学院还将持续推进此类跨学段教研,为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培养“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教师队伍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