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
作者:邓雪、成小林 -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数: - 更新时间:2024-11-24 22:12:12
探苏祠寻史迹 行实践长见闻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三苏祠”研学活动

本网讯(文/邓雪、成小林 图/郑申艳、王玲)“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为学习千古伟人的精神,拓宽学生们的视野,11月22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24级全体学生到三苏纪念馆进行研学活动。此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黄高静,专任教师周柯利带队。

1F4E7D

活动伊始同学们紧随讲解员的步伐,有序地参观三苏父子展厅。展厅内,三苏父子的生平事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现,从他们的跌宕人生到卓越政绩,再到深邃的哲学思想,都让同学们深受启发。在讲解员的细致讲解下,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了苏轼、苏辙冒死为民请愿、直言进谏的历史瞬间。

214101

随后,讲解员带领同学们进一步深入三苏祠。在这里,同学们聆听了三苏祠从公元1316年改建为祠堂以来,历经明清时期的多次焚毁与重建的曲折历程,以及程夫人鼓励丈夫勤奋读书,悉心教导儿子,凭借丝绸坊的劳作养活了一家人,成为了三苏最坚实的后盾的伟大故事。听完后,同学们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与感慨,他们为三苏祠历经风雨仍能屹立不倒而赞叹,更为程母那“勉夫教子”的无私奉献与坚韧不拔的精神所动容。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以程母为榜样,努力学习,不负韶华,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而不懈奋斗。最后活动在同学们合影留恋后圆满结束。

2A8B7F

此次走进三苏祠研学活动,不仅能让同学们感受到三苏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更能从他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格魅力中汲取力量,为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工作提供指引。同时,学习三苏精神,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更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秉承三苏精神,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印

地址:乐山师范学院实训楼B区     联系电话:0833-2277850    联系邮箱:4527842@qq.com
版权所有: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