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图/董小玲)7月1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涛、钟永淑等一行20余位教师奔赴上海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学习活动。全体教师上午走进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追溯烽火岁月,下午深入鲁迅纪念馆体悟左翼文化精神,通过全天沉浸式研学,在历史的现场教学中深化对思政育人使命的理解与担当。
上午9点,老师们来到四行仓库,斑驳弹孔墙下,凝视着1937年10月那场悲壮战役的印记。全体教师有序学习参观“血鏖淞沪”“坚守四行”“孤军抗争”“不朽丰碑”四大主题展厅,透过布满400余个弹孔的西墙原貌、陈树生身捆手榴弹跃向日寇坦克的影像重现等珍贵史料,重回八百壮士以血肉之躯捍卫民族尊严的现场。在四行仓库弹痕墙前,教师们现场研讨如何将“八百壮士”案例融入思政课,破解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年的影响。


午后,老师们走进上海鲁迅纪念馆,仔细研读鲁迅《呐喊》《彷徨》的手稿修改痕迹以及大量犀利的杂文手迹,感受他以笔为枪,剖析国民性、唤醒民众的思想深度与批判精神。此外,老师们还特别关注鲁迅与青年交往的史料。透过他为青年作家改稿、通信指导、资助革命青年的细节,深刻体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内涵及其对当代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的示范意义。
此次实践学习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历史回溯与精神洗礼,更是一次生动的集体备课与教学赋能——当文物成为教材,现场化作课堂,信仰融入血脉,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们正以“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姿态,将祖国大地上的红色基因与思想火炬,转化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不竭动力。

